近年来,南漳县职教中心以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为契机,以“1234”工作思路为抓手,以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提升办学品位,取得明显成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顶层设计,找准战略崛起的支点
一是设计思路,明晰发展方向。组织班子成员到周边县市考察,问计于企事业和学生家长,寻找贴近本校实际的职业教育发展“秘方”。经斟酌酝酿,确立了职成教育“1234”工作思路:即围绕一个主题“创建国家级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突出两个重点“平安校园建设、综合素质教育”;做好三篇文章“中职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社会培训”;推进四项工作“美丽校园建设、信息宣传报道、提高学生巩固率、主题实践教育”。
二是设计制度,激发管理动能。实行民主集中制,完善了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凡涉及到学校建设,教师切身利益,大宗物品采购等事项,均通过党委研究,集体决定。坚持每周一班子成员例会制,定期开展政治学习、听取工作汇报,群策群力谋发展。推行考核评价机制。按照“关心老年教师、激励青年教师、体现效能、以人为本、相对均衡”的原则,修订了绩效考核和目标考评办法,职代会上以98%的赞成率高票通过考评办法。安全是学校管理的首要任务。学校实行“精细化”安全管理机制,措施,强化“三防”建设,实施“六位一体”的措施保安防。2016年获县“平安校园”称号。科学的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教职工的积极性,2016年获全县“教科研先进单位”。
三是设计形象,增强育人功能。近两年加大办学条件投入,购置了机械加工、财会、高铁、计算机等专业设备,增强学校“硬实力”。对校园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拓宽学校大门出口道路,新建樱花园、桂花园、紫薇园。制作文化宣传墙、文化牌匾、专题橱窗等,增强了学校“软实力”。同时,注重文化引领,创新提出“三自三学三成”的育人目标,认真落实“做人真善美,做事精细实”的校训要求。环境育人的功能充分凸显。
二、创新工作举措,突破制约发展的瓶颈
一是创新措施壮规模。充分利用招生专题宣传片,PPT幻灯片,微信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中职招生政策和办学优势。在局领导和各镇区督学、校长重视和支持下,我校组建招生专班,采取领导包片、专班包校、学生招生团辅助招生等多种措施动员学生正确择校。招生人数由2015年的近400人,上升到2016年的632人。深入开展精准帮扶活动,组织136名教职工对口精准帮扶235名贫困学生,定期深入学生家庭走访慰问,交换思想,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强调知识技能的重要性。精准帮扶活动的开展,使在校学生巩固率由过去的75%提高到95%。截止目前,在校中职生达1500余人,继教生722人。
二是多元培训强师资。一年来,选派9名教师到省市相关院校进行专业培训;引进社会“工匠”或外聘专业舞蹈教练担任实训教师;开展新老教师“师徒结对”活动;组织全校教师开展“电子白板应用”教学技能培训,累计6次400余人次;参加网上“2016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培训;开展“教学练兵大比武”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现我校专业教师54人、专任教师102人,双师型教师38人。
三是改革教学提质量。坚持升学、就业并举的育人模式。强化实训基地建设和品牌专业建设,狠抓技能实训教学,为学生提供考入高级职业院校学习搭建升学平台。在湖北省、襄阳市两级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中,我校获3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2016年,学校高职院校单招录取率100%,2名学生考上本科院校。紧盯市场,科学设置专业课,在保留传统优势专业的基础上,与有关企业、院校深度合作,新开设了学前教育、电子商务、汽车维修三个就业前景广阔的热门专业,为学生升学就业提供通道。强化专业内涵建设。财会专业被认定为省品牌专业,2016年12月,机械加工和计算机专业被认定为市级实训基地和精品(特色)专业。
三、优化培养模式,搭建学生成材的舞台
一是开展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素养。在学生中大力开展以“弟子规”为基本内容的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自主创编的《新弟子规》教材,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体系化。经一年诵读与实践,已基本达到“千人集会无纸屑”养成教育效果。此外,还开展了“党史国史教育”、“中国梦、职中梦、我的梦”、“感恩教育”报告会、演讲比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校、爱专业的良好品德。
二是开展文体活动,增强学生自信。开展了以“诵读弟子规”为序,以“给力青春、舞动奇迹”迎“五四”文艺汇演为幕的首届文体艺术节活动;开展了“展素质教育风、筑伟大中国梦”庆“十一”文艺汇演,趣味运动会等活动。组织开展学科知识竞赛,主持人大赛,校园书画、摄影、征文大赛等,挖掘学生兴奋点,让学生展示自我,寻找自我,提升自信,从而激发综合潜能。
三是开展职业体验,激发学生兴趣。为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校积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到襄阳高校和相关企业观摩。在“国际护士节”前夕,组织近200名护理专业学生与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师生同台演出,组织汽修专业学生到襄汽职院、东风公司职业体验等。职业体验和共建活动受到了学生、家长及社会高度赞誉。
一年来,学校教学、党建、师德、安全、继续教育、文明创建、档案管理、群团工作均获市、县表彰。下一步,我们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推进中职教育模式革新,着力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提升学校竞争力和吸引力,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为实现我县“三县战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