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旺同志在2024年秋季开学教职工大会上的讲话
(2024年8月27日)
同志们:
新的学年即将开始,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4年秋学期第一个教职工会议,目的是引导大家回顾过去一学年的主要工作,清醒认识学校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确新学年的工作任务和奋斗方目标,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方向,鼓足干劲,为实现新学年学校更好更优发展打下坚实思想基础。刚才,汪莉、黄淑华等同志对今年高考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质量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意见建议。希望老师们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围绕提高教学质量分析原因找对策,在新学期新学年取得好成绩。同时,会议表彰了2023-2024学年度优秀个人和集体,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受到表彰的同志们表示祝贺!你们对事业满腔热情,对学生满怀真诚,对责任无怨无悔,知难向难,奋勇争先,值得我们每个同志学习!这个暑假里,老师们都在休息调整,但还有不少同志一直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参加招生工作的同志们、“双优”创建专班的同志们、调处食堂遗留问题的同志们、值班值守的同志们、管理项目建设的同志们、在线上守护学生安全的班主任们以及其他一直默默奉献在自己岗位上的同志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对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的6名新老师表示热烈欢迎!
下面我讲四层意思:
一、回顾2023-2024学年的工作
2023-2024学年度,县职教中心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奋力推动“123”工作思路落实落地,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实现南漳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一)“双优”创建工作稳步推进。
2024年是学校扎实推进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的关键年。同志们立足各自岗位,自我加压,争先创优,提质培优,把“双优”建设的十大重点任务落实在推进南漳职业教育进一步规范发展的生动实践中。
学校获“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公司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2023年1+X证书制度汽车运用与维修、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工作‘优秀院校’;”北京首旅集团培训中心2023年度首旅集团1+X证书‘优秀考核站点’”;省教育厅“劳动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案例三等奖”;省技能大赛“现代加工技术赛项二等奖(3人)、电子商务运营赛项二等奖(4人)、酒店服务赛项三等奖(2人)等6项省级荣誉。
获“襄阳市教科研示范学校”、襄阳市第22届中小学生运动会“中职女子组团体第三名、中职男子组团体第四名”、襄阳市第三届学生营养带量食谱配餐大赛三等奖、最佳刀工奖等5项市级荣誉;
获县中小学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开幕式贡献奖”;“2023年中学生篮球联赛优秀组织奖、高中男子组团体奖第一名”;第二届“水井坊”杯乒乓球比赛优秀组织奖;县教育工作委员会“宣传思想先进单位”等6项县级荣誉。
教职工个人获得省级荣誉14人次(刘国旺获评湖北省新时代职业学校名校长培养对象;吴秀丽、刘雪琳、童祖菊分别评为2023年度首旅集团1+X证书优秀培训讲师、优秀考评员;马茹任2024“中银杯”省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赛项裁判员;张小雪获省妇联、省教育厅2023年家庭教育优秀微视频征集三等奖;张小雪、王文新获省教育厅劳动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案例三等奖;蔡禁秋、 曹凤云、周栗帆、胡晓曼、杨成杰分别获省技能大赛相关专业赛项三等奖)。市级荣誉31人次,县级荣誉9人次。
省厅双优建设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推进顺利。老师们很用心,干部们很努力,创建专班的同志们很辛苦!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值得铭记。
(二)立德树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全体教职工尊重学情,遵循规律,立德树人的意识和动力明显增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基本确立,教官班主任政教处家长社会协同育人整体联动机制基本形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关键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职教活动周专场文艺汇演暨五四特别活动生动展示了活动育人的效果,养成教育务实细致有效,学生按时作息,讲究卫生,按要求管理手机,读健康书籍,不早恋,不抽烟吸毒,遵规守纪,团结互助,尊敬师长,勤奋学习等良好习惯和品质得到培养,校风学风建设收到很好的效果,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三(1)班黄恒越、三(9)班周俊辉两名同学获评中职国家奖学金。一(13)班代升阳获全市青少年“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征文一等奖,指导教师是唐世林。一(3)班付雅婷、一(8)班刘云昊、一(10)班陶馨菲、二(1)班果梦、二(9)班杨云天等五名同学被评为县级“新时代好少年”。
(三)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
技能高考成果丰硕。在今年的技能高考中我校实现了学生低进优出,6个专业共取得了11人过本科线的优异成绩,高考上线率达100%。本届高三学生文化基础薄弱,进校中考平均分298,得分率仅为46%,最高分仅353.5。2024年全校参加技能高考507人。平均得分460.27,得分率66%。总分在600分以上3人,最高分622;总分500分以上151人,优秀率达30%;总分400分以上427人,及格率达84%。另外,还有63人通过“3+2”转段考试和单独招生考试升入高等院校。其中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幼儿保育两个专业通过“3+2”转段考试升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26人,全校通过单独招生考试上线37人。
文化课统测成绩喜人。在全市17所中职学校参加的春学期期末文化课统测中,我校高一年级662名学生参加考试,A、B卷均分均排名全市第2。其中语文、英语均分均排名全市第2,数学均分排名全市第1;高二年级468名学生参加B卷考试,均分排名全市第2。其中语文、英语均分均排名全市第2,数学均分排名全市第3。成绩喜人,值得肯定。
技能大赛实力彰显。22名学生参加2024年湖北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四个赛项的比赛,其中酒店服务赛项抽测组、推荐组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现代加工技术赛项抽测组、推荐组分别获得一等奖、三等奖;电子商务运营赛项抽测组、推荐组分别获得二等奖、三等奖。
1+X证书稳步推进。酒店、护理、计算机、电商、汽修等五个专业去年秋学期组织323名学生参加餐饮服务管理、幼儿照护、界面设计、网店运营与推广技术、汽车电子电气与空调舒适系统技术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322名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合格率达99.7%。今年酒店、护理、计算机、电商、机加、汽修等六个专业计划组织370名学生参加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
市运会成绩创历史新高。在襄阳市第22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上,我校代表队获得两个单项冠军,捧回中职女子组团体第三名和男子组团体第四名两个奖杯。
(四)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我们着眼发展需要,选拔任用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干部队伍能吃苦,肯奉献,能担当,政治过硬,适应学校发展新要求,在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很好的发挥了引领和骨干作用。朱显兰同志被市委党校评为县直局长进修班优秀学员。我本人入选省职业学校名校长培养对象。张小雪、王文新获省教育厅劳动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设与教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优秀案例三等奖。张小雪被评为市级骨干教师。
我们利用优师回乡、公开招考等政策补充年轻教师17人,一线专任教师达130人,一线专任教师比例不断提高达77.8%。
教师专业发展形成新局面。班主任队伍建班育人能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以黄淑华、王文新、杨鸣、豆超、马茹、刘雪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班主任,学生爱戴,家长信赖,非常可靠。今春襄阳市班主任能力大赛,我校刘雪琳荣获一等奖、王玥苏、马茹分获二等奖。刘雪琳、王玥苏两位班主任代表襄阳市入围省赛。马茹、黄淑华获评县级骨干班主任,马茹入围市级骨干班主任评审。教师队伍素养持续提升。涌现出以刘丽君、李晓倩、方晶睿、张荣、鲁丽、肖雅玲、詹志群、田明军、易文平等为代表的很多优秀教师,用心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认真落实教学常规,教学成绩优异。6个教师团队参加襄阳市教师教学能力大赛,思政组赵琴、张小雪、彭海凤荣获一等奖,语文组王文新、黄琴、柏舒扬荣获二等奖,计算机组方新功、刘丽君、杨成杰荣获三等奖。六位教师参加2024年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周栗帆、胡晓曼分别获得电子商务运营赛项个人全能赛三等奖,杨成杰获得现代加工技术赛项三等奖,蔡梦秋、曹凤云分别获得酒店服务赛项三等奖。代文超老师主持的湖北省中华职教社课题成功立项。2023年立项的2个省级规划课题、1个市级课题有序推进研究。余文韬老师主持的市级课题正在结题。另新申报3个省级课题、1个市级课题。蔡梦秋、彭海凤获评县级教坛新秀;黄琴获评县级骨干教师;蔡梦秋、王素琴分别入围市级教坛新秀、骨干教师评审。38位教师被认定为襄阳市“双师型”教师。
青年教师成长迅速。我们一直关注青年教师的成长,采取多种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成长,以颜梦圆、付晨辉、曹凤云、唐世林、张晓慧、邹银莲、刘佳敏、邓成成等为代表的很多青年教师不辱使命,虚心学习,勤奋实践,学会了吃苦吃亏,迅速站稳了讲台,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迅速干出了工作业绩,体现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担当。
(五)后勤保障和技术服务更加有力。
公物管理持续向好,班主任公物管理的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学生爱护公物的习惯逐渐养成;校舍安全、水电气安全、食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得到充分保障;依法依规、规范有序实施奖补资金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幼儿园、食堂两个历史遗留问题得到有效化解,为学校进一步规范发展夯实了基础。省级数字校园创建、校本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项目以及数字化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的推进,进一步提升了我校信息化建设水平。我校数字教育典型案例《数字化背景下的班主任建班育人能力提升》入围市级优秀案例。
(六)校园安全有效守护。
我们通过多种措施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师生安全得到有效守护。安全宣传教育做得很细致,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做得很认真,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得很用心,问题导向的专项整治落实得很到位,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充分重视与有效应对。一年来,没有发生影响师生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事故,守牢了学校发展底线。
(七)继续教育工作稳中求进。
成人学历教育招生迎难而上。2023年秋,开放教育招生59人,函授报名169人(荆楚6人,三峡21人,湖北文理169)人;2024年春,开放教育招生74人,函授报名40(预报名)人。两季共实现招生 342人 (上一年度277人)。电大和函授在籍学生规模达702人(上一年度882人)。成人学历教育规范发展。连续两年获得全市电大系统先进办学单位。社区教育稳步推进。先后开展“学习能力提升培训”“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训”“家风家教”、禁毒教育宣传等社区教育活动;成功获得“学分银行示范基地”项目,成为全省首个县级学分银行示范基地(全省仅有两县设立学分银行示范基地)。湖北社区教育网刊载我校新闻数10篇,“国家级农村职成教育示范县展示与交流平台”刊载我校新闻5篇。
(八)生源质量大幅提高。
2023年秋学期实现平台招生760人,分数线413.46分,平均分479.46分,得分率58%,普通高中录取线以上22人。2024年秋学期实现平台招生770人,分数线467.6分,平均分527.1分,得分率64%,普通高中录取线以上29人。生源质量持续向好为教师们幸福工作、学校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和教育局指导帮助的结果,更是全校广大教职员工勠力同心、砥砺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向默默奋斗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校事业发展付出辛勤汗水的同志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敬意!
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职业教育正处于处于类型重塑、理论重构、模式重建的加速期,也处于提质培优、内涵发展的关键期,各兄弟学校正百舸争流,破浪前行,我们学校也真正走进破瓶颈、求质量的改革攻坚深水区,机遇很好,挑战也很多。
我们要主动出击,抢抓“五大机遇”:一是国家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必定会释放很多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利好政策。二是湖北省正加快推动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为我校力争实现技能高考本科升学率重大突破创造了机遇。三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县职业教育中心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优先保障职教中心迁建”。学校迁建项目工程计划总投入6亿元,占地219亩。按标准设计,将建成容纳3000人的现代化中职示范学校。四是生源质量逐年提升,办学质量持续向好,社会认可度日益提高,为我们努力办好“少而精”的中职教育创造了条件。五是省级“双优”创建将把学校带上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我们要正视现实,直面内外“五大挑战”:一是社会层面重普轻职的老观念还没得到根本扭转。许多学生及家长仍然还是把上普通高中作为首选,造成学校生源质量不高,老师们的工作会非常辛苦。二是我们的队伍建设水平与学校高质量发展需求之间还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部分教师存在教不好书、育不好人,甚至是管不住学生的问题。部分教师信息化素养不足,教学方法缺乏吸引力,教学质量提不上来。个别教师对学生爱心不够,耐心不足,缺乏为民情怀、职教情怀。三是高中渡峰、普职融通改革、复杂的学情与有限的办学承载能力交织,带来的安全管理的压力不小。四是学校治理还需不断优化。技能高考备考质量还很脆弱、德育工作的实效还不是很理想、队伍建设仍还需久久为功、数字校园建设水平还不是很高、职教育与继续教育还不是很协同、以“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五金”建设为核心考量指标的关键办学能力还未形成等等,都需要我们不断优化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五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期待非常迫切,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水平以及教师队伍教育教学行为关注度在不断提高。
三、2024-2025学年工作任务
新学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的丰富内涵、实践要求,统筹把握教育从规模发展向质量发展的战略性转变,坚持服务人的发展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并重,聚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学校向优而行,为把南漳职业教育办成“少而精”的中等职业教育而努力奋斗。
(一)坚定实施“一个工作思路”。
2023-2024学年,我们将继续坚定实施“123”工作思路,即: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全面建成湖北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市域中职名校。突出两个重点,就是突出德育工作重点,加快构建以“三全育人”机制为载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突出教学工作重点,以技能高考本科升学突破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写好三篇文章,就是中职学历教育要优质,成人学历教育要规范,社区教育要创品牌。
我们继续把2024-2025学年确定为“质量奋进年”,力争在第三个“质量奋进年”实现技能高考本科上线15人。
(二)继续推进“两项创建”。
1、扎实推进省级“双优”创建工作。要高度重视,“双优”建设是争取各种政策、资源倾斜,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推动学校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强化统筹,明年省厅要对“双优”建设工作考核验收,教科室要早安排早部署,迅速把剩下的创建任务分解到各科室,排好进度,定期调度,统筹要有力;要务实创建,各科室要不等不靠,各负其责,规范管理,培育成果,提炼案例,不能临时抱佛脚;要消除误解,“双优”建设暂时没有把技能高考作为评价指标,不是说技能高考不重要。
2、加快推进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创建。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走进了AI时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世界大势,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已经进入第3年。数字校园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具体形式,已成为学校办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支撑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促进师生发展的必需环境。“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双优创建”十项重点建设任务之一。我校数字校园建设基础很好。去年获评市级数字校园示范校,今年县教育局重点工作计划里面要求我们积极创建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我们要以此为契机提高我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确保完成示范校建设任务,为建设职业教育信息化标杆学校夯实基础。
我们的干部要以求知若渴的心态加强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的消化理解,以科学务实的精神,对我校的数字校园建设规划布局,坚持小步快跑的原则设计好建设进度,切实保证一张蓝图绘到底,建得成,建得好用。
要聚焦差异化教、个性化学、精准化管、智能化评、虚拟化研等现实需要,完成师生发展、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的开发与建设。
要加强教师队伍数字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我们要有危机感 ,课堂坐满了“数字原住民”,教师如何实现能力迭代? 未来的学校仿佛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生态系统,仅会用PPT制作课件的老师,信息技术水平已然不够,敢于“冒险”的教师,正在用信息技术改变当下的课堂。
要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水平,确保网络安全。
(三)聚焦提高“三个质量”。
1、聚焦提高立德树人的质量。
社会检验我们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就是立德树人的成效,就是看我们培养的人思想品德是否端正,行为习惯是否规范,职业精神与专业能力是否高度融合,是否适应职业领域用人需求。我们学校要取得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基础也是立德树人的成效,基础不稳,发展不可能高质量。经过大家多年的艰苦奋斗,老百姓心中的“职高”过去那些不堪的形象现在得到根本扭转,但仍处于“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的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渡峰”逐年带来的学生数量增多的压力,对我们学生管理工作而言是一个挑战,特别考验我们这支队伍的智慧和能力。
要充分发挥教育、管理和评价的育人作用。要突出时代主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相统一,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通过文明礼仪、学习习惯、安全规范等的养成,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立德成人、立志成才;要聚焦高中生核心素养养成,探索学生评价制度改革。要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要继续推动教官班主任政教处联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协同,形成育人合力。要重视利用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以及民族传统节日、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等,开展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活动育人。要继续举办好国庆节活动。要注重德育工作管理人员、班主任的选聘和培养培训,建设一支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人格正的德育工作队伍。
2、聚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努力提高技能高考备考质量。
要向强化管理要质量。要加强高一高二年级的教学管理,确保打好基础;要在落实教学常规上下足功夫,教学常规落实到极致就是质量;特别要注意提高培优能力。
要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我们教学管理所有的努力,最终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所以要强化各项制度落实,守住课堂教学规范的底线,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认知规律、能力技能形成规律,特别是要正视生源素质差异,落实好分层教学,力求课堂教学质量的高线。
要注重高三备考团队建设,在近几年技能高考攻坚阶段,要保持高三备考团队的相对稳定,逐步实现技能高考备考团队的有序培养和更替,请教导处和政教处按这个要求落实好。力争通过奋斗实现技能高考本科上线15人;高一高二年级全市统测成绩稳中有升。
二是努力提高专业内涵建设质量。要围绕专业、课程、教材、教师和实训基地这五大核心要素,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关键办学能力。结合学校实际,力争在一流核心课程建设、优质建材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信息化标杆学校建设、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典型生产实践项目建设、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等方面不断进步。坚持课证融通,继续落实好1+X证书培训考核工作。力争技能大赛省赛成绩不断有新突破。
3、聚焦提高教师队伍建设质量。
教师队伍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发展的兴衰。我校正处于以质图强、向优而行的成长期,转型发展的关键期,特别需要我们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师德高尚、教学基本功扎实、专业技术娴熟、信息化教学能力和素养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新学年我们将继续坚持把师德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抓实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师德师风全员培训,大力树立和宣传优秀教师典型,引导广大教师自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践行《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自觉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贯彻落实“教师发展的第一要务是把课上好”、“把课上好是教师最崇高的师德”的理念,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把青年教师成长拿在手上,激发“青蓝工程”机制活力,特别要务实做好新入职教师(入职三年内)教育教学能力和心理辅导能力提升培训,帮助年轻教师顺利度过适应期。
要充分重视并发挥好教科研探索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作用,抓实抓好系列校本教研活动,引导教师专注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省市教学能力大赛和省市班主任能力大赛要认真备赛,出好成绩。
要突出师德导向、质量导向,逐步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
要持续推进“双师型”教师的认定工作。
要特别关注近几年新招聘专业教师教师资格证的获取情况。
要千方百计切实保证教师待遇。
(四)着力夯实“两项基础”。
1、夯实校园安全基础。
因为高中阶段“渡峰”的需要,今年秋季我校新增学生近830人,在籍人数近2100人,加之学情的原因,我们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难度会更大,责任也更艰巨,但必须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首先还是要强化责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我们每个人在履职尽责的时候都要落实好安全管理的责任,本着对事业负责、对学生负责、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切实管控好各自岗位上的安全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重特大校园安全事故的底线。要强化安全教育。要按要求开齐开足心理健康与生命安全教育课,抓实各类主题安全教育和演练,切实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要强化防范。继续坚持值班值守制度,继续坚持管制刀具和危险品及不良书籍排查制度,继续坚持对校园欺凌现象治理的“零容忍”态度。强化门口风险管控,加强校园封闭管理,落实好来访人员审批制度。进一步完善学生请销假制度和学生外出活动安全管理。加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切实消除校园周边存在的各类安全隐患。要强化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一方面重点加强饮食饮水用电、校舍、设备、学生带进校园的物品的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另一方面精细做好校内人员(教职员工、学生、校内住户、第三方服务人员)以及校园周边人员摸底排查和风险管控。要高度重视心理问题学生的疏导和干预,继续深入落实好精准关爱帮扶工作。要按照政策规定严格学籍管理,防止人走籍在发生安全事故的情况。
2、夯实后勤保障基础。
要积极争取资金,持续改善办学条件,继续解决男生宿舍不足的问题,有计划解决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空调安装的问题,支持保障好“双优”创建工作。
要继续在提高服务质效上下功夫,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提高效率。
要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要在公共资产不流失,有效降低损坏率这两个方面下功夫,要特别关注实训设备、办公设备的管理,要压实管理主体责任,注重过程管理和效果追责,做到管理育人。
要规范食堂经营管理,要像重视教学工作一样重视食堂经营的规范管理工作,确保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规范,确保学生吃得健康、吃得便宜、吃得卫生、吃得安全。
要配合做好新校区迁建相关工作。
(五)巩固提高“一项能力”。
那就是巩固提高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能力。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第三项任务“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这个部分,对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功能诠释得很具体很全面。继续教育办公室的同志们要认真学习研究,强化理论武装,创新工作思路,持续推动继续教育规范发展,“双优”创建积极培育标志性成果。要注意运用数字化思维,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特别强调要多种形式多种措施加大招生宣传和生源组织,力争实现年招生300人。
四、暑期集训工作要求
这次暑期集训,从今天开始,到28号结束,历时两天,涉及总结表彰、教学质量分析、学校工作报告、师德教育、新入职教师培训、竞聘上岗、新学期工作安排等,前期相关同志做了大量辛苦的准备工作。为切实做好这次暑期集训工作,我讲几点要求:
一是要调整状态收思想。从今天开始就算是正式上班了,要迅速调整状态、调整作息时间,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集训活动中来,投入到做好新学期各项准备工作中来。
二是要提高对暑期集训工作的认识。暑期集训是收人收心的过程,是知不足明方向的过程,是思想再武装、操守再提醒的过程,也是通过竞聘上岗实现队伍组合再优化的过程。希望每一位教职员工都能积极参与进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重整行装,为新学年的发展目标共同努力奋斗。
三是要严明集训工作纪律。学校教导处要安排考勤员加强集训考勤管理,详细记录各人参加集训、完成任务情况;会议不迟到,不早退,不交头接耳开小会,全身心投入到集训学习中去。我们党员干部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同志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党中央将聚焦影响教育强国建设的深层次问题,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新学年,新起点,新征程,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学校高质量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持续推进学校以质图强、向优而行,全力以赴办好南漳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